自傳 01-2|為什麼是「你」呢?
- Hsin-Yu Lin
- 5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曾經有個老師說過
這世界如果只有一種心理師的模板,那有些個案會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師
心理師沒有一定要是什麼樣子,但有一些特質可能會是常見的
而在寫自傳的過程中,我也在重新審視自己是否具備哪些特質
另外,諮商研究所終究是「研究所」,所以撰寫論文是必要的
在推甄階段,研究能力也是一項考量
軟實力|你有怎樣的個性特質?
心理師需要怎樣的人格特質或能力呢?
諮商倫理課堂上老師問大家這個問題
也建議大家可以先想想你印象中的心理師需要的特質能力是什麼?
當時同學的答案包含「願意傾聽、有同理心、溫暖」
而我的答案是「自我覺察能力」及「能夠忍受模糊」
好好地靜下來,想一想你認識的自己是怎樣的人呢?
你喜歡自己的哪些部分呢? 有哪些是你覺得不太滿意的? 為什麼呢?
慢慢來,你是自己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角色
硬實力|研究與實務經驗的交織
針對研究到底對於成為一個心理師有沒有幫助,有些前輩認為研究與實務脫節
但我自己的觀點是,研究能力對我是有幫助的
像是我們可以在看到個案的資料時先形成一些假設推論,並且探討一些相關文獻
後續進行實際談話再去推翻或是驗證當初的假設,這其實是科學思考的過程
而文獻閱讀能力也是蠻重要的一環
我們可能很難真的對所有議題都有相關的生命經驗,這時論文和專書是很好的幫助
基本上推甄並不是要大家寫出碩士論文的最終題目
(蠻多學長姐的碩論與他們的研究計畫主題不同)
但會希望知道你有沒有具備研究的思考能力
像是在設計研究時能否做出合理的推論、收集適合的資料
以及在思考上能否兼顧可行性與倫理等
實務經驗是我覺得對於非本科學生相對不易的項目,但並非完全沒有機會
像是我自己系上也沒有相關資源,但主動爭取之後獲得了認輔志工和實習的機會
其他人會嘗試的也包含張老師、生命線等,所以其實有不同的可能性
而且其實諮商很仰賴與人工作,在其他場域也可能訓練相關能力
像是營隊、非營利組織的志工等,重要的是你在過程中的態度與學習
跨領域|獨一無二的亮點
曾經有學姊說過,其實申請書裡可能很大部分的資訊大家都很重複
像是專業訓練、研習工作坊,但有些東西是你獨一無二的亮點 !
像是我自己大學有申請雙主修廣告學系的傳播設計,也有在非營利組織擔任設計志工
這樣的能力也幫助我獨立完成心理健康展的設計品
我當時準備自傳期間有看到學姊分享的方式,可以幫助釐清我們的特點:
其實不只經歷可以進行分析,能力與特質也是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分析
而經過這樣的盤點,就可以看出我的亮點是跨領域
兼顧心理專業,跨足教育、設計,也探索諮商領域
背後也能體現我對不同領域的好奇,以及負責態度與整合能力
如果你也是跨不同領域的人,可以多思考這些領域能怎麼回來幫助你在諮商專業上的發展
像是我的設計技能,讓我可以用視覺化、易懂的方式進行心理衛教或推廣
把這些盤點完的優勢都回到自己和諮商專業身上,讓每一條走過的路都成為養分!



留言